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高光之年,不仅年产量历史性突破1000万辆,市场占有率,更在7月份历史首次超越燃油车后,连续五个月将后者甩在身后。2025,中国汽车市场的“油电竞速”,胜负预计将进一步明朗。中国汽车行业向电动化转型的步伐正在全面加快,速度和规模引领全球。而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是这一转型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新能源车充电补能,能否尽快实现像燃油车加油一样方便?《证券日报》报道,近段时间以来,不少车企相继在充电补能领域有所动作,除了加大投入之外,还积极进行合作。去年12月,小米汽车携手蔚来、小鹏、理想,四家造车新势力,正式开始充电补能网络合作,三者充电桩将入驻小米汽车充电地图。
根据合作协议,超过14000个蔚来汽车充电桩、9000多个小鹏汽车充电桩以及6000多个理想汽车充电桩将全面接入小米充电地图系统。这一举措意味着小米汽车用户将能够在其充电地图上实时获取这些充电场站的最新动态数据,包括充电站的空闲情况、充电费用及位置信息等。同月,极氪汽车也公布了2026年超快充桩计划布局:预计2026年全国建成2000座极充站,1万根极充桩,极氪汽车App充电地图接入第三方充电桩突破180万根等。传统车企方面,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广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近日也对外发布了面向2025年度的“双万桩计划”,同时宣布启动“三连倍增”战略。计划到2027年进入行业头部阵营,全面进军充电设备销售市场,未来三年设备销售目标突破100万台。?据悉,广汽能源将携手全国合作伙伴,采取自建、合建、加盟、融租等多种合作模式,建成超充网络。2025年1月6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宣布,将与小鹏汽车合力推动超快充网络建设,按照计划,合作将为双方客户共同打造一个拥有超过20000个自营充电终端的超快充网络,覆盖全国420个城市和地区。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11月底,我国累计建成充电桩1235.2万台,同比增长50%;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3.31万台,覆盖了除港澳台外的全部省份。2024年是全国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产业业态不断丰富完善的一年。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随着各大车企及产业链公司持续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将会更好地缓解新能源汽车充电补能焦虑,还会使得充电桩、充电枪、超充站运营管理等上中下游产业快速发展。2025年1月3日,蔚来3000座换电站正式上线。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蔚来基建速度明显加快,新建超过570座换电站。蔚来计划在2025年12月31日前,实现全国27个省级行政区换电县县通。
此外,?基建规模成熟后,蔚来还面向行业开放了换电建设,吸引不少主流车企入局。从去年11月至今,长安、吉利、江淮、奇瑞、一汽、广汽等车企陆续和蔚来展开合作,形成了“换电联盟”。宁德时代方面则表示,该公司将继续推进换电标准化,打造换电生态圈。宁德时代预测:到2030年,换电将和家充、公共充电桩三分天下。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1月8日宣布,我国锂矿找矿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锂矿储量从全球占比6%升至16.5%,从世界第六跃至第二,重塑了全球锂资源格局。锂被誉为未来“金属之王”,在现代社会举足轻重。从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移动通信到疾病治疗、核反应堆燃料等新兴产业,锂都是关键元素,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长期以来,我国锂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进口量占比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制约了相关产业发展。
2025年1月7日,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的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11月, 汽车整车出口54.9万辆,环比下降6.2%,同比增长4.8%,出口金额达907亿美元,环比下降15.1%,同比下降7.8%。2024年1-11月,汽车整车出口583.4万辆,同比增长22.5%;出口金额达1073.7亿美元,同比增长15.8%。
1月6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方面表示,目前在中国市场正推行全面电动化战略。按规划,到2027年大众汽车集团及旗下品牌计划在中国市场推出40款全新车型,其中20款为新能源车型。到2030年,将在中国推出超过30款电动车型。大众方面表示,通过与上汽集团和小鹏汽车等合作方的合作,补充和加强旗下奥迪和大众汽车品牌的产品阵容。
1月9日,本田中国发布最新销量报告,2024年12月本田中国终端累计销量约11.19万辆,较同期的约16.58万辆下滑32.52%。2024年全年本田中国终端汽车销量约为85.23万辆,较同期的约123.42万辆下滑30.94%。自2024年2月以来,本田在华销量已连续11个月出现同比下滑,且在2024年7~9月出现连续3个月销量同比下滑超40%。
内容来源:综合证券日报、第一财经、新京报等媒体报道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