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
保存桌面
手机浏览
联系方式
会员中心
协会精选
行业聚焦
协会活动
技术前沿
公益活动
交流合作
企业走访
人物访谈
企业风采
协会信息
协会查询
数字科技
房地产
生活消费
高端制造
IT通信
互联网
企业服务
基础建设
零售批发
旅游餐饮
文化娱乐
艺术出版
食品饮料
消费电商
金融贸易
先进制造
生物医药
汽车工业
重型工业
民生服务
建筑建材
农林牧渔
水利水电
峰会活动
项目库
机构库
发现更多
方案
动态
招募会员
产品服务
搜索
高级搜索
首页
协会查询
首页概览
最新动态
单位介绍
联系方式
首页
>
最新动态
>
新能源汽车2025年有望再次“跑”出销量新高
最新动态
新能源汽车2025年有望再次“跑”出销量新高
2025-01-07
499
范雨露 制图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多项数据刷新纪录;2025年,中国汽车行业新能源化的浪潮依然澎湃。近日,记者采访获悉,伴随年初新一轮利好的集中释放,行业协会、研究机构、主流汽车企业等有关负责人都对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和渗透率提出了乐观预期和更高目标。与此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和产能出海的步伐并未停止,新年海外市场有望实现持续增长。
政策暖风频吹
新能源汽车销量和渗透率预期提升
近期,从中央到地方,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利好消息不断。
财政部办公厅近日发布通知要求,新能源汽车可以满足实际使用需要的,年度公务用车采购总量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原则上不低于30%。对于路线相对固定、主要在城区行驶的公务用车,原则上100%采购新能源汽车。
1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在以旧换新活动中,超过60%的消费者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推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连续6个月超过50%。2025年,将打好能耗双控收官战,研究综合评价考核办法。进一步健全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政策和标准体系。
上海市人民政府日前印发修订后的《上海市非营业性客车额度拍卖管理规定》,连缴一年社保或个税可拍牌,这一新规被业界视为是上海购车政策放宽的重要方式。
多位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虽然国际上目前对碳排放和新能源有不少杂音,但是中国对于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决心非常坚定,这将助力提升行业景气度和重点企业业绩向上。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最新预测,乐观估计,2025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650万辆(含出口)左右,增速接近30%,渗透率超过50%,内需有望达到1500万辆,渗透率超过55%。
“新能源汽车行业经过3年至4年的高速增长,渗透率已与油车平分天下。但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不会一路狂奔,到一定阶段可能要平稳下来,慢慢进入成熟期。”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分析,2025年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中国汽车整体市场将呈现“稳中有进”的趋势。
张永伟认为,乘用车的新能源电动化已进入常态化发展,而商用车正进入快速爬坡期。新能源商用车在某些领域整个生命周期TCO(总拥有成本)较燃油车更有优势,所以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会快速提升。
电动汽车百人会预测,2025年国内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将接近100万辆,增速达到80%,呈现井喷的态势。尤其是新能源重卡渗透率会快速增长,保守估计2025年销量将超过11万辆,渗透率突破20%。另外,城市物流配送市场也将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高工产业研究院也表达了对行业的乐观预期:2025年以旧换新、税收优惠、购车补贴等政策有望延续,刺激车市需求保持增长。叠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推进,预计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610万辆,电动化渗透率有望突破50%。
主流企业纷纷提升全年新车销量目标
在行业整体增长态势下,主流企业纷纷提升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
1月2日,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在给全体员工的内部信中明确了2025年目标:问界锚定豪华车阵营,M9锚定豪华车销量持续第一,海外市场新能源汽车实现倍增计划。张兴海同时表示,三年内,赛力斯新能源汽车将实现百万辆级的销售目标。
作为与华为牵手合作目前受益最大的整车企业,赛力斯最新产销快报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超过42.6万辆,同比增长达182.84%。赛力斯与华为联合打造的智能豪华新能源汽车品牌问界旗下新M7车型已连续12个月居中国新势力车型销量第一,另一款问界M9车型已经蝉联中国市场50万元级及以上豪华车型销冠。“赛力斯2025年发展基调是地位先于规模。”张兴海说。
1月2日,吉利汽车宣布,公司2025年全年销量目标为271万辆,同比增长25%。其中,吉利品牌销量目标为200万辆,同比增长20%;极氪、领克分别为32万辆和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4%、37%。新能源车方面,2025年目标为150万辆,同比增长69%,渗透率预期超过55%。
“这一目标是比较务实和谨慎的。”吉利汽车控股CEO桂生悦表示,2024年,吉利汽车在新能源车销量上已经有重大突破,但新能源转型的成功最终还是要体现在利润上,吉利新能源汽车板块目前已出现扭亏为盈的状态,2025年有望实现全面盈利。“只有新能源车全面实现盈利,才能证明转型真正的成功。”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日前也公布了小米汽车的新目标:“2025年,我们的交付目标为30万辆。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持续扩充产能,保障交付。”蔚来董事长李斌表示,蔚来新能源车2025年目标是整体销量实现倍增,达到44万辆。
出口延续增长 海外新厂带来新产能
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项目,秘鲁钱凯港项目一期工程于近期正式投入使用。上汽集团旗下40台L4级智能驾驶集卡也作为我国海外首批大规模智能驾驶港口运输车在秘鲁开展商业化运营。上汽集团有关人士介绍,中国新能源汽车通过钱凯港运输到拉美市场,航程得以大幅缩短,大约能够节省20%的运输成本。
电动汽车百人会预测,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含本地生产)将达到140万辆,增速达到10%。其中,拉美、东盟与中东等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重点区域。华创证券对未来出口形势进行展望时表示,尽管向欧美市场的出口面临不确定性,但向中南美等市场的增长潜力巨大。另外,随着东南亚等地区的发展,中国汽车出口将在这些新兴市场中迎来新的机遇。
在产品出海的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将在2025年迎来产能出海的新浪潮。比亚迪近期宣布了位于匈牙利南部塞格德工厂的详细计划。根据计划,塞格德工厂将于2025年底投产,可生产以中档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为主的12款新能源车型。
长城汽车巴西工厂预计于2025年年中启动生产,新工厂除了满足巴西本土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需求,还将作为长城汽车全球第四大生产基地。工厂将具备三年内生产5万辆的能力,2025年产量将实现破万辆。
“过去汽车出海更多的是贸易,但将来要合资、合作,变成共生企业,在资本结构、生产上有更多的合作,用利益协调的新模式去国际化。”张永伟说,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不能像过去一样只是复制国内的打法,还要学会读懂世界。
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通过直接投资或合资实现本土化生产也是避开高关税的出海方式。对企业来说,在海外直接投资考验其对当地信息法规的认知能力、物流能力、金融支持能力、本地化生产和供应链体系配合能力、售后服务能力,以及如何融入当地社会和当地文化等综合能力。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俞立严
编辑:刘牧平 赵延心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