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秋凤空间 | 第二次“不客气”,尹同跃的进攻性现实主义
最新动态
秋凤空间 | 第二次“不客气”,尹同跃的进攻性现实主义
2024-10-2217

作者 | 王秋凤





“不客气”现在成了尹同跃的标签。只要他说到这个词儿,后面匹配的目标第二年就会拿下。尹同跃在内部说的是“少说、多干、不许吹牛”,在10月18日举行的每年一度的全球创新大会上说“我每年都有一个吹牛指标”。


一把手吹牛没什么稀奇,业内普遍,大家都吹。但目标在能力之上、兑现不了的,才叫吹牛。反观奇瑞,攻必克、战必胜,这就不叫吹牛。尹同跃每次还都用这个词,是很气人的“凡尔赛”。


要知道,市场上盘子就这么大,今年能涨5%就算不错。企业行为都受到对手竞争制约。奇瑞每年都能指哪打哪,这就比较恐怖了。换做对手视角,那就是奇瑞只要愿意,自己这边是守也守不住,攻也攻不下来。那是一种何等的绝望感觉。


荆棘王者路


今年已经过去了3/4,奇瑞销量完成率大致2/3。预期260万辆,前三季度卖了175万辆。今年完成目标,基本靠谱。



从规模角度,奇瑞在四个赛道:新能源、燃油车、国内、国际市场,全都按照自己的规划达致了相应的任务节点。奇瑞是全行业唯一一家在以上四个赛道都实现增长的企业,而且全部刷新记录。


尹同跃去年说新能源不再客气的时候,奇瑞新能源业务规模还比较靠后。今年已经上升到前四。国内销量坐三望二,海外销量拼掉上汽,坐稳了首席。更重要的是,这一年来,奇瑞销量增速39.9%,业内最高。体量大了之后增速通常会钝化,这一规律在奇瑞身上也不灵了。


奇瑞进入2024年的世界500强。不过尹同跃不以为然,他说这是“500大,还是500强?”虽然在汽车行业,某种意义上规模就是力量,但尹同跃表示要追求“发展质量”。这个维度看起来比较虚,如何衡量呢?


这就是开科技大会、创新大会的目的。任何一个汽车品牌,通往王者之路,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拥有雄厚的技术底座。



瑶光战略的技术资产


奇瑞曾经在2022年发布“2025瑶光战略”,该战略囊括了火星架构、鲲鹏动力、雄狮科技和银河生态,四个核心领域,13项核心技术。不止是对自家技术群的梳理,更重要的,这是奇瑞对3年技术发展(以2022年为基线)的判断。


如今两年过去了,奇瑞的投资力度仍在,产出日益丰厚。CTO兼奇瑞研发总院院长高新华在现场表示,五大领域(相对2022年多了“大卓智驾”)全面进阶,实现鲲鹏电池、端到端大模型、智舱大模型、飞行汽车、云台智能底盘2.0等10多项重点技术突破。但大卓智驾这一块,距离业内前沿,还有距离。奇瑞心知肚明,和华为合作,但同时也正在紧锣密鼓地部署相关能力建设。


奇瑞的新能源今年之所以上得这么快,奇瑞围绕新能源开发的新技术,颠覆了过去动力、底盘的一些认知,有些属于独门绝技。新能源并非只意味着动力源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如何用好数字化和智能化带来的新能力,新技术手段,新开发理念。


奇瑞开发出业内唯一的四擎四驱技术。专门设计的新一代混动发动机,匹配P2+P2.5前双驱电机以及三合一后桥P4电机。这个思路非常独特,可以实现EV、PHEV、REEV等多种模式驱动。而四驱控制系统,则利用数字化能力,在减震、转向、线控、底盘姿态都达到业内领先的水平。


传统汽车的设计一定要针对主要场景设计,要么倾向于越野驾驶,要么定位于城市通勤。如果是万金油,那么就意味着在这些工况下表现都是平庸的。而数字化控制技术,让奇瑞产品同时获得了行驶舒适和性能车的属性。奇瑞对此的描述是,“全域专混”技术,实现了各种应用场景下的优化。


奇瑞研发端的模块化开发模式,令其爆技术、爆产品的能力上了一个台阶。



坚持阿米巴模式


瑶光战略的五个领域并非均匀用力,也是有重点投向的。尹同跃今年的“不客气”指向了智能化。


尹同跃给出的理由,符合业内预期,他认为,汽车已经从交通工具升级为移动智能终端和云/管/端的端口。机械复杂性下降,软件复杂度提高。需要电动化+智能化统筹设计,需要AI大模型支持。


这些认知似乎也是业内普遍共识。奇瑞今年8月对自己搭建的CheryGPT进行了第一次内测。大模型用好了,不仅给用户带来更多维、更有价值的服务,还给研发赋能。


根据新掌握的能力,奇瑞在雄狮科技、大卓智能、电池研究院、芯片研究院、NEXTAI研究院、绿能公司组成的研发体系之下,成立了新一批“瑶光实验室”。


2023年,尹同跃称这种针对细分的新技术方向而裂变、延伸出来的研发小组织,为“阿米巴组织”。这名字起得很绝,阿米巴原虫没有固定的行走机构,任何细胞质都能形成四种“伪足”,伪足既能运动,也能包围、吞噬和消化食物。其精义在于每一个局部组织,都拥有很强的自主性和适应性。但当时业内舆论大多忽略了这种做法的意义。


现在看,奇瑞创新如此活跃、工程化能力极强(意味着技术投资转化率高),和“阿米巴模式”有紧密关联。而AI大模型将为奇瑞的阿米巴组织提供崭新的开发手段,甚至拓展开发思路。其思考方式不类人,但结果往往非常理性且合理。


现在这种激励创新的模式,虽然还未来得及发生化学变化,奇瑞高层对此有很高期望。从资金投向上来看可见一斑,以至于高新华公开喊话奇瑞董事会,“五年1000亿可能不大够用了”。



明年“不客气”的指向


很多人好奇,明年此时尹同跃“不客气”的指向是什么,其实有些脉络可寻。和其他企业一样,奇瑞高层也谈及“品牌向上”,但谈的不多。奇瑞迄今也未像其他中国品牌那样,孵化独立的豪华品牌。奇瑞是不想么,绝对不是。


奇瑞与华为合作的智界,现在凭借R7已经初步打开局面。但大概率满足不了奇瑞的野心。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尹同跃乃至奇瑞管理层都是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能力到了才谈目标。说是吹牛,实则十拿九稳。而掌握能力之后,绝不拖泥带水,采取战略上步步紧逼的压迫打法,可以称之为“进攻性现实主义”。


科技和研发是运营底座,销量规模是力量倍增器,两者组合运用,再乘以时间,必然得出品牌向上的结果。豪华品牌的根基,就是技术优势、资金优势(可以和规模有关,也可以无关)。品牌故事和品牌基因,不过是技术有效运用的外壳。


明年这个时候,尹同跃如果判断时机成熟,他可能宣布奇瑞在豪华市场上“不客气”了。但如果他觉得时机还不成熟,绝对不会虚张声势说大话。这也是为什么尹同跃吹牛总能实现的原因,现实主义者总是凭实力说话,但在此之前,需要做好选择,秉持投入的长期主义。





 E N D   -

作者简介

王秋凤,先后就职于《经济观察报》、《第一财经日报》等主流平面媒体,搜狐汽车新闻中心、腾讯汽车等主流互联网平台,前北汽极狐汽车总裁,现任快手汽车负责人,中国汽车记协常务理事。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