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秋凤空间 | 小鹏十年饮冰图破壁
最新动态
秋凤空间 | 小鹏十年饮冰图破壁
2024-08-305

作者 | 王秋凤




小鹏将8月27日的活动做成了“三合一”:“十周年里程碑”、“技术日”、“ MONA M03”发布会。三者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么多年新能源品牌潮来潮去,小鹏是唯一将AI作为品牌首要标签的品牌,而且也是下一个十年的愿景,官方措辞是“面向全球的AI汽车公司”。在这一天展示“智能”的技术集群,并推出战略级车型,再合适不过。


朝向“端到端”体系的全AI化


汽车创业品牌起步的时候,几乎都是先做算法应用。因为创始人和核心团队都是IT&ICT高管出身,这些内容驾轻就熟,而且开发周期低,上手快,容易见功。做了几年之后,一些品牌寻求“技术下沉”:开始做基础库的各种模块:感知、计算、AI框架、云控、车控等等不一而足。而E-E架构,则是这些功能模块的承载者和平台。而应用和硬件之间的OS,只有部分公司涉足,大多数只做了半拉子工程,基于QNX或者VxWorks规则打造的操作系统。技术大门类方面,大多数公司就到此而止了。

小鹏的研发体系走得比几乎所有对手都远。CEO何小鹏在现场发布了一款名为“小鹏图灵”芯片:40核、2个NPU(神经网络)、2个ISP,支持本地运行30B(1B=109)参数模型。


目前不清楚大核小核的个数,但是一看NPU+ISP+DSA架构,就知道这枚芯片专门为处理视觉或点云图像而生。其运算方式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而非算逻或者贴图计算。在满足数字图像处理需求的同时,NPU的特点是低功耗和运存一体。这显然也是提升了AI计算的效率。何小鹏说这款芯片用于机器人、AI汽车和飞行汽车。那么这枚芯片,首要目标是特化视觉感知-决策系统的能力。


这枚芯片,可以在1.3万平方米范围内,感知超过50个动态和静态障碍物。本质上是个高精度快识别系统。将现实世界,变换为200万个网格组成的数字3D世界,创建出可通行空间,并叠加到现实世界中。


在7月30日,小鹏向用户推送了AI天玑系统XOS 5.2.0版本,此举意味着,大模型“端到端”在量产车部署上,小鹏保持了国内领先。


小鹏将“端到端”分成三部分:神经网络、规控大模型和大语言模型。三者合璧,就是端到端智驾模型。


而这枚AI芯片,则让小鹏向“端到端”体系的完全AI化,前进了一大步。目前全球尚无任何一个品牌做到这一点,但小鹏是最为接近的品牌,在这方面投资效率也是比较高的。小鹏官方将其这套做法总结为“以AI芯片、AI大模型为底座,以AI机器人、AI汽车、飞行汽车为应用层的AI体系”。意思都差不多,就是“体系的全AI化”,与“AI的体系化”有微妙但非常明确的区别,后者容易而前者难。


AI体系部署到MONA车系上


小鹏的大模型,最大特点是迭代能力强。在优质数据的填喂下,2天能迭代一次,18个月能将XNGP能力提升30倍。何小鹏承诺2025年将实现市区接管率百公里少于1次。


当前主流产品Orin X算力254Tops,但它用于“感知+规控”一体的端到端智驾体系当中,并非所长,运行效率低得惊人(有人说不到30%)。而“小鹏图灵”对图像的解算能力,相当于Orin X的3倍。这就是专业AI芯片用在特化场景中的威力。


有了这些基础,小鹏才能推出“AI鹰眼视觉方案”。简单说,就是不用激光雷达,纯视觉方案,就能实现城区NCA(即小鹏所称的“轻LiDAR”方案)。

AI芯片意味着小鹏掌握了芯片研发体系(工具链、开发、仿真、调试、部署)。而,AI架构和端到端迭代能力,意味着小鹏有能力将AI体系,由点到面,全面部署于全系产品上,包括未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这是有别于其他新能源品牌很重要的能力。


这一能力意味着,小鹏也可以将智驾方案延伸到MONA产品线上。这样做一举三得:维护了小鹏将AI作为品牌标签的“企设”;MONA M03(11.98-15.58万元)是在该区间唯一以智驾作为主要卖点的产品,只要消费者吃这套,基本上嘎嘎乱杀,即保证了MONA M03作为产品的订单基数;拉升产能利用率,解决小鹏面临的主要痛点。


MONA M03虽然已经列了一堆的竞品,但主要对手就是比亚迪的海豚和秦系列。只要比亚迪下狠心,仍然可以继续卷价格。但是AI体系能力就不那么容易获得。比亚迪已经强化自研,并寻求与华为合作,弥补AI体系力的缺失。但这是一个水磨工夫,不是砸人投钱短期搞会战就能获取的。


MONA的战略任务,填满产能


而拉升产能利用率,也是小鹏生产层面努力的重点。在本次发布会前一周,小鹏发布了Q2财报。Q2营收81亿元(其中汽车销售68.2亿元,同比增54%),同比增60%。


Q2交付3万辆,增长38%。毛利率也从2023年Q2的-3.9%提升到当季的14%,汽车毛利率从2023年Q2的-8.6%升至当季的6.4%。小鹏的单车成本下降了2.9万元。14%的毛利率已经足够出色(新势力里面只比理想低),那么最多经历3、4个季度必然盈利。下一步是强化造车的毛利率。


由此可知,毛利率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服务和其他收入(依赖于对大众的技术授权收入)。单论整车销售,无论数量还是毛利率,都有改善,但还不够好。有人说小鹏产能32万辆,也有说武汉工厂建成后42万辆,并无权威数据。“产能”其实是个“橡皮筋”。设计产能不等于满载产能。如果有需要的话,满载产能照样能通过调整班次密度和生产节拍再榨出点油水来。反之亦然,产能利用不足可以削减,放慢节拍、改成单班,增加检修时间和“高温假”,实在不行才轮到关闭产线。


但无论怎么调整,固投摊销是跟着每辆车走的。不考虑采购成本,产量低了毛利率必然难看,就是因为固投摊到每辆车上太多。小鹏曾经提到今年任务是28万辆,这也反推出产能在30-32万辆左右,这样产能利用率就攀升85%以上,就能转化为净盈利。


现在看这个年度任务应该是很难完成了。因为MONA虽然反响热烈,但搭载高阶智驾的Max版本,2025年春节后才会交付。而其他两个版本,局限于L2辅助驾驶能力,其智驾水准,在同级别产品里不算冒尖,因此仍然需要和竞品去卷价格。何小鹏表示,MONA所有车型的定价都有利润。不过,在这方面,比亚迪正在施行“机海策略”,一大堆新品将在成都车展后释放。一旦被对方拖入竞价大战,小鹏仍将面临严峻挑战。


好消息是小鹏现金流还算健康,与大众的联合采购也正有效降低了BOM成本,Q2财报说明了这一点。而平台化和模块化的设计,让小鹏缩短了研发周期、降低了车型开发和生产成本。这些策略,将在产量扩张的情况下效果更显著。因为规模是成本管理手段的“力量倍增器”。MONA系列的一个子任务,就是帮助小鹏品牌扩量,走出运营瓶颈。

小鹏的运营和发展的战略问题,大体上依赖AI技术体系,作为战略突破箭头;MONA车系作为AI技术普惠化的承载,降维打击对手。由此引发的产品放量,助力小鹏提升运营健康度。从这一点上,MONA M03的确算得上战略级车型,有希望打开局面。


在品牌成立十周年之际,能够勾勒出清晰的未来图景,也意味着小鹏过了“生存关”,寻求攻破“发展关”。就像河流冲出狭窄陡峭的峡谷,流向开阔舒缓的平原。





 E N D   -


作者简介

王秋凤,先后就职于《经济观察报》、《第一财经日报》等主流平面媒体,搜狐汽车新闻中心、腾讯汽车等主流互联网平台,前北汽极狐汽车总裁,现任快手汽车负责人,中国汽车记协常务理事。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