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刘宗岳
图片 | 企业官方
刚刚过去的10月份,上汽集团再次交出一份含金量十足的成绩单。
10月份销量快报显示,上汽集团当月销售整车45.4万辆,位列行业第一。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与海外市场这“三驾马车”的合力推动,上汽实现了月度销量同比“十连涨”,充分展现出作为头部车企的韧性与活力。
“十连涨”背后
上汽赢在产品节奏
如果说单月销量飘红尚可视作市场偶然,那么连续十个月的稳步增长,显然离不开上汽对市场节奏的精准把控、以及对用户需求的敏锐洞察。
支撑这些成绩的,是上汽过去一年对产品开发体系的重构与效率的提升。在大乘用车板块,上汽引入类似华为的IPD(集成产品开发)与IPMS(集成产品营销)流程,对产品定义、成本管控等数十项业务流程进行了优化,并将产品开发周期优化至18个月。这一体系化变革,让上汽具备了更强的市场响应速度和产品上市效率。
正因如此,上汽今年的新车型才能精准踩中市场节奏,甚至在诸多细分市场承担起了引领者的角色。比如新一代智己LS6率先实现“超级增程”技术、全新MG4成为行业首款搭载半固态电池的量产车型、别克至境L7则在合资阵营中率先打开高端增程轿车市场。
这些“先人一步”的动作,不仅体现了上汽在技术储备上的厚度,也反映出其产品体系的成熟与稳健。
保质保交付,上新上口碑
为强化这一能力,上汽各级党组织正深入推进“保质保交付,上新上口碑”党建赋能行动,生产一线全员奋战、为持续高产储备充足的人力与质量保障。
十月国庆中秋期间,为应对MG4强烈的市场需求,上汽乘用车生产车间仍保持满负荷生产,8天时间内,约1800名员工两班轮作,完成超过7000辆新车的生产任务,全力保障爆款车型按时交付。
生产现场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对“品质”二字的最好诠释。油漆车间内,操作工以近乎苛刻的标准执行质量检查;电池质保测量员坚持以客户的高标准视角,对电池包进行细致查验,从源头保障产品质量。
前段时间MG4的一次“无声升级”也收获了广泛好评——“530智趣版”原定的瑞浦兰钧电芯,悄然更换为宁德时代电芯,售价依旧维持9.38万元。在行业频现“减配”风波的当下,这种以行动取信、以品质树口碑的做法,无疑是一股清流。
而在11月1日,别克至境L7也迎来重要里程碑——第8000辆新车正式下线。自今年9月末上市以来,至境L7市场反响热烈,订单量持续攀升,面对旺盛的需求,别克生产线正以高效稳定的节奏全力运转,确保交付流程的及时与顺畅。
与此同时,搭载“恒星超级增程”技术的智己LS6在上市首月也完成2万辆新车的下线交付。其在续航、能耗、安全方面表现突出,是目前20万元级SUV领域内的最强单品,也推动了智己品牌的加速成长。
从生产一线到用户手中,上汽在“保质保交付”中守住了品质底线,也在“上新上口碑”中赢得了市场认可。这种兼顾速度与质量的平衡,正是其在复杂市场中稳健前行的关键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