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美方加征24%对等关税继续暂停一年,暂停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一年
10月30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美方将取消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10%所谓“芬太尼关税”,对中国商品加征的24%对等关税将继续暂停一年。中方将相应调整针对美方上述关税的反制措施。双方同意继续延长部分关税排除措施。美方将暂停实施其9月29日公布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一年。中方将暂停实施10月9日公布的相关出口管制措施一年,并将研究细化具体方案。
点评:合作共赢才是正道,期待经贸磋商成果为中美经贸合作与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十五五”规划建议发布
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明确汽车行业总体年销量将达到4000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至70%~80%等系列目标。还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完善促进消费制度机制,清理汽车、住房等消费不合理限制性措施,建立健全适应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的管理办法。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点评:“十五五”规划为未来五年汽车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将加快引导我国汽车强国建设。
◆三部门发布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车船税新政
10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2026~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公告》,明确2026~2027年新能源汽车减免车辆购置税政策适用的技术要求及过渡期政策。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调整享受车船税优惠的节能 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公告》,调整享受车船税优惠的节能、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实施。
点评:优惠门槛的提高将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助推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市场监管总局:将加快《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等法规的制修订
10月17日,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召回中心副主任王乃铝表示,市场监管总局将加快《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等法规的制修订,适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事故监测分析手段,提升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导致的驾驶员易误操作、系统预警和监测提示不及时、软件在线升级不规范等风险研判能力,加大新型缺陷问题召回监管力度。
点评:新技术快速应用,缺陷汽车产品的召回管理也必须不断调整,以跟上产业发展需求。
◆工信部:深化推进智能网联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 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的生产准入
10月17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郭守刚表示,深化推进智能网联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的生产准入。基于试点实证,及时总结管理经验,持续细化完善智能网联汽车准入管理要求、批准流程和管理机制等等,支持汽车、信息通信、交通等行业企业以数据为纽带,探索新型商业模式,加快多元化价值链培育。
点评:L3级车型的生产准入将开启我国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的市场化。
行业新闻
◆国家统计局:截至9月10日,今年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已突破830万份
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2025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截至9月10日,今年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突破830万份,相当于每天有超3万人申请换新车。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平板电脑等换新类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7%、27.1%、9.5%。
点评:以旧换新政策对2025年车市销量的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正式发布
10月22日下午,第三十二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开幕式暨全体大会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路线图3.0》正式发布。技术路线图3.0以“1+5+26”为研究框架,同构“汽车产品”与“汽车制造”技术路线图,围绕1个产业总体、5大技术群和26个专题领域展开。面向2040年,路线图提出了我国汽车行业总目标,到2040年汽车行业碳排放总量较峰值下降60%以上。
点评:新的路线图将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全局性、系统性的行动指南,也将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贡献中国智慧。
◆《智能网联汽车网络技术路线图(2025-2030)》发布
10月18日,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闭幕式上,《智能网联汽车网络技术路线图(2025-2030)》正式发布,提出到2030年,我国将形成多技术协同的综合网络体系,全面支持车辆多业务连接需求。有专家解读时表示,未来将强化算力资源与网络传输能力的深度融合,车辆对网络算力资源即取即用、精准匹配。
点评:汽车与信息通信跨行业融合发展持续深入,路线图的发布将支撑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
◆国内首个汽车芯片标准验证平台投入使用
10月28日,国内首个国家级汽车芯片标准验证中试服务平台在深圳投入使用,这标志着我国车规级芯片质量验证与评价能力迈上新台阶。这个平台建有车规级芯片环境及可靠性试验室、失效分析试验室、信息安全试验室、性能测试试验室等13个专业试验室,配备试验设备80余套,具备30余项汽车芯片标准的验证试验能力。
点评:标准验证平台的投入使用,将对我国车用芯片整体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国际新闻
◆韩国2029年起强制汽车配备误踩加速踏板装置
10月23日,韩国交通部宣布,从2029年起,韩国将强制要求所有新乘用车和小型商用车配备误踩加速踏板防护系统,以减少因误操作导致的交通事故。该系统旨在通过技术手段防止车辆在意外加速时失控,并计划于2030年1月将适用范围扩大至3.5吨以下的货车、卡车及特种车辆。
点评:为了强化行车安全,各国正尝试各种新探索。
◆法国和西班牙联合呼吁欧盟坚守2035年内燃机汽车禁令
据彭博社报道,法国和西班牙正呼吁欧盟坚持2035年后在欧盟境内禁售燃油车的计划。两国在提交的文件中明确指出:“希望欧盟委员会即将开展的审议工作能够维持2035年禁售令最终期限,此次修订不应质疑2035年汽车尾气零排放的目标。”欧盟委员会目前正重新审议旨在加速汽车行业绿色转型的相关法规。
点评:欧盟内部关于禁燃令的争论不断发出新声音,一定程度上彰显了燃油车对各国发展的影响。
◆德国将重启电动车补贴:30亿欧元助力中低收入家庭购零排放车
德国计划于2026年1月重启电动汽车购车补贴政策,以促进中低收入家庭购买零排放汽车。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梅尔茨宣布,政府将在2029年前投入30亿欧元(约合249.22亿元人民币)用于该激励措施。新计划将为售价不超过45000欧元(约合37.4万元人民币)的纯电动车提供最高4000欧元(约合33229元人民币)的购车补贴。插混车型将不再享受补贴,二手电动车首次被纳入补贴范围。
点评:补贴政策正在成为更多国家电动汽车市场推广的重要政策工具。
◆加拿大地方政府要求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0%关税
10月13日消息,近日,加拿大马尼托巴省省长基纽致信加拿大总理卡尼,要求联邦政府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的100%关税。基纽在信中表示,加拿大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做法“引发了双边贸易战,对加拿大西部地区的影响尤为严重”。基纽称,目前加中关系处于“关键时刻”,他敦促卡尼政府“抓住机遇”。此前,萨斯喀彻温省省长莫伊也公开表示,希望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关税。
点评:更多国家或将意识到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大棒并不那么美妙。
企业新闻
◆一汽-大众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
10月30日,一汽-大众迎来一个新的里程碑——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2014年12月2日,一汽-大众第1000万辆整车下线;2020年3月30日,第2000万辆下线。如今,第3000万辆下线,一汽-大众成为我国首家达成这一成就的乘用车企。
点评:从技术引进到联合研发,从商品引入到本土化创新,一汽-大众早已超越 “合资企业”的单一身份,成为中德产业合作的“优异样本”。
◆东风汽车集团领导班子成员调整
10月27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通报了中央组织部有关决定:王俊同志任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常委。相关职务任命按有关法律规定办理。10月28日,神龙汽车也公布了新的领导班子成员调整决定,吕海涛等老将回归神龙汽车。
点评:东风汽车这一轮的人士调整渐进尾声,也将开启东风汽车新的发展。
◆京东造车进程加快
10月27日,长安汽车在互动平台表示将与京东集团展开全方位、多领域的深度合作,共同探讨城市智慧物流车辆等智能硬件与智能运营系统建设,联合开展新能源无人智能化车型的设计与开发、生产,共建全场景、多层级、模块化的汽车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23日,京东联合宁德时代、广汽集团推出的“国民好车”车型名称官宣,新车命名为“埃安UT super”。15日,宁德时代与京东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电池消费市场全渠道服务、绿色运力等多个领域深度合作。
点评:京东一开始就通过多方合作的方式谋划了大规模的发展格局。
◆小鹏汇天获中东地区首批600辆飞行汽车订单
当地时间10月12日,小鹏汇天在迪拜举办“陆地航母”首场国际品鉴会。“陆地航母”完成海外首次有人驾驶公开飞行演示,国际新品牌“ARIDGE”也正式公布。同时,小鹏汇天与阿联酋Ali & Sons集团、卡塔尔Almana集团、科威特AlSayer集团和阿联酋中华工商总会签订中东地区首批600辆飞行汽车订购协议。
点评:飞行汽车不再是车企谋求新发展的规划,而成为一项颇具前景的新业务。
◆规划年产能5万辆 斯堪尼亚在华生产基地开业
10月15日,斯堪尼亚在中国建立的工业生产基地在江苏如皋开业。这是斯堪尼亚迄今为止最大的全球性投资之一,项目总投资额达20亿欧元(约合166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达80万平方米,规划年产能为5万辆,将同时服务于中国和海外市场,并创造超过3000个就业岗位。该基地生产的车辆将于2025年底实现客户交付,全新产品系列NEXT ERA将于2026年上半年正式发布。
点评:这是2022年我国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取消后,首家在中国获得全资卡车工厂生产许可的欧洲商用车制造商。
◆曹德旺辞去福耀玻璃董事长职务,曹晖为新董事长
10月16日,福耀玻璃公告,为推动公司治理结构战略性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公司董事长曹德旺向公司提交了辞去董事长职务的报告,但曹德旺在辞任公司董事长职务后仍作为公司董事继续履职,曹德旺仍担任部分子公司的董事、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职务。同时,公司选举曹晖为新任董事长,并任命其为法定代表人及董事局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
点评:知名明星企业家曹德旺的卸任,标准着这家民营企业正式进入二代掌门时代。
文:王金玉 编辑:薛亚培 版式:王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