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现场,小鹏汽车带着一套“产品+技术+生态”组合拳,将“汇智聚能 网联无限”的大会主题落到了实处。
大会期间,小鹏汽车副总裁陈涵接受了《中国汽车报》记者专访。从2025款P7的AI豪华升级,到国际市场的布局与增长,再到打造空地一体化智慧生态,她谈及的每一个话题都紧扣重构智能出行体验的核心。
驭智能浪潮 驶全球蓝海
作为重头戏的2025款小鹏P7,被定义为“未来AI豪华轿跑”。据了解,这款全新车型在外观与内饰上完成全面升级,配装先进的电驱动系统,充分满足用户对高性能电动汽车的需求;其搭载的智能语音助手“小P”,不仅当前在同类产品中全球得分最高,而且在实验室环境下实现了97%的在线率。同时,新款P7构建了具备整车升级能力的OTA云平台,可通过远程升级持续优化车辆性能与功能。
此外,2025款小鹏P7还采用两项关键创新技术。一是AEB(自动紧急制动)+AES(自动紧急避让)智能主动安全系统。据陈涵透露,为了这套系统,小鹏花费半年时间重写主动安全架构与软件代码,实现了技术的突破性升级。二是小鹏与华为联合研发的“追光全景”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技术。该项技术针对“看不清、易眩晕、有遮挡”的行业通病,确保产品在各类光线条件下都能提供清晰、舒适的视觉体验。
在“出海”战略方面,小鹏汽车以“技术全球化、生产本地化、服务生态化”为核心,目标是2025年底前将业务版图扩展至60个国家和地区,未来10年将海外销量占比提升至50%。
从数据来看,这一发展规划已初见成效:今年9月,小鹏汽车出口量突破5000辆,环比增长65.8%,同比增长79.4%;今年1~9月,小鹏汽车出口量达29723辆,同比增长125.2%。
其中,欧洲是关键市场,以挪威为起点,小鹏汽车不断加速布局,已在挪威、丹麦、瑞典、芬兰、冰岛、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英国等国推出多款智能化领先的车型,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拿下中国品牌中高端纯电动车型出口量第一、中国品牌欧洲市场高端纯电动车型销量第一、欧洲14国新势力品牌出口销量第一、首个在欧洲市场交付量突破万辆的新势力品牌等多项荣誉。“我们将通过在全球关键市场布局研发中心与生产基地,构建覆盖全价值链的本地化运营体系,为全球汽车用户提供智能、绿色的出行解决方案。”陈涵强调。
空地一体化 四维践使命
也许有人认为飞行汽车、机器人等方兴未艾的新事物离普通人的生活还很远,但它们恰是未来出行的拼图。据悉,小鹏汽车正致力于打造空地一体化的智慧生态,将智能汽车、飞行汽车及机器人等创新领域深度融合。这种多生态布局不仅能够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出行需求,还将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全新的可能性。
当话题转向小鹏“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的空地一体化出行生态时,陈涵以实际的落地进展证明了这一战略的可行性: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已拿到超7000辆订单,并于10月12日在迪拜完成全球首飞,其在国内市场经由低空经济政策的指引,开始探索通勤、应急救援等多元场景;人形机器人IRON自2024年11月发布后,应用于工厂物流场景,预计2026年就能实现L3级别工业机器人量产。
小鹏的这套空地一体化布局,恰好与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的理念不谋而合。在陈涵看来,未来出行的突破在于打破空间局限,通过多场景智能出行解决方案,推动交通体系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
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加速推进的当下,全球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谈及核心竞争力,陈涵明确表示,小鹏汽车选择不“卷”价格“卷”科技。“既有自研技术筑起的强大‘护城河’,又有情绪价值带来的深度情感链接,这便是小鹏汽车在当前市场竞争格局中的核心优势。”她告诉记者。
据介绍,今年小鹏汽车自研的图灵AI芯片应用于小鹏G7 Ultra、全新P7 Ultra等量产车型,率先开启L3自动驾驶算力时代;本地端VLA+VLM大模型的部署,更让车辆实现“大脑更聪明,小脑更敏捷”,进一步提升组合驾驶辅助的安全性与体验感。
陈涵表示,面向未来,小鹏汽车将从四个方面践行使命:技术上,依托全栈自研的长期投入,借销量增长实现研发费用分摊,转化为产品与商业优势;组织上,优化流程与工具,提升运营效率与决策质量,构建能打胜仗的体系;商业化层面,打造爆款产品矩阵,同时通过供应链整合与平台化生产提升毛利率;全球化方面,以“制造本地化+技术输出+产品深耕”推进,全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陈涵认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竞争,既是创新力比拼,又是生态力共赢。未来,小鹏将继续以技术为帆、用户为舵,在全球化的赛道上持续突破,用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定义未来出行。
记者:赵玲玲
责任编辑:庞国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