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何时出门不堵、新能源车充电、异地还车……“双节”出行,官方最新安排来了!
最新动态
何时出门不堵、新能源车充电、异地还车……“双节”出行,官方最新安排来了!
2025-09-295
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中秋国庆假期交通运输服务保障有关情况。
这个假期人员流动将呈现哪些新特点,何时出门不堵,新能源车充电长时间排队怎么办,租车出行能否异地还车……你关心的这些问题,相关部门都考虑到了。
欲知详情,请往下看→
图片

自驾为主、中长距离出行显著增加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李扬表示,中秋、国庆假期将至,这8天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23.6亿人次,平均每天大概2.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2%左右。
今年假期出行会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自驾仍然是这次中秋、国庆假期出行的主要方式。预计自驾出行将达到18.7亿人次,占出行总量的八成左右。高峰时段,高速公路车流量可能会突破日均700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有可能会达到1400万辆。
“特别是长距离出行的朋友们,加油充电需求会比较大。”李扬建议大家通过“e路畅通”等小程序提前查询沿途充电加油的站点情况,做好行程安排,确保行程顺利。
第二,预计会在假期首末两端出现高峰。第一个高峰会出现在10月1日,单日客流量可能会超3.4亿人次,再次出现历史峰值。第二个高峰会出现在中秋节后,也就是7日、8日这两天。
第三,中长距离出行将显著增加。特别是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重点城市群进出城高速公路、热门景区国省道路,车流量会比平时要大很多,车辆流量大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出现拥堵,请大家一定要谨慎驾驶。
第四,国内、国际旅游出行势头比较强劲,预计上海、成都、北京、广州、西安、杭州、南京、重庆等城市的旅游热度会突破去年高位。出境游方面,预计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的旅游人数将会大幅度增加。
推动异地还车免费或降费
现在租车自驾旅游已经成为假期出行的一种选择,“预计今年中秋、国庆假期租车出行订单需求将会有两位数以上的增长。”李扬称。
为了更好满足假期租车出行需求,交通运输部采取了五方面的措施:
一是推动异地还车免费或降费。引导各地和重点企业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城市群,长株潭、厦漳泉、西安、南京、成都、重庆、杭州等热点都市圈,以及青甘大环线、川藏线等热门旅游线路沿线城市间,提供异地还车服务,扩大免费或低费还车区域范围,降低异地还车费用。
二是保障车辆供应。指导重点企业优化车辆调配供应,重点加强一线城市、热门自驾线路沿线城市,以及重要的机场、高铁站等地车辆投放。特别要求企业增加投放车龄3年以下的新车。要求重点租赁企业为携带儿童的承租人提供儿童座椅和增高垫。
三是拓展“高铁/民航+落地租车”服务范围。推动租赁企业入驻更多的民航机场和高铁站,力争这次假期基本实现主要的民航机场和高铁站为提前预订车辆的旅客提供落地取车服务。
四是提供免押金租车等便民服务。指导重点企业优化车辆预订和取还车流程,提供“信用免押金租车”、上门取送车、全天候取还车、轻微划痕免赔等便民措施。积极推行“无车免费升级”保障,“无车免费升级”就是如果用户到了租车地点发现没有当时预订的车辆,租赁公司要提供同级或更高级别车辆服务。
五是确保租车出行安全。要求重点企业严格把关车辆技术性能,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测,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安全性能达标。引导重点企业加强与4S店、汽车救援服务公司合作,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第一时间能够提供救援服务。
及时安排加开临时旅客列车
中秋国庆假期,预计全国铁路发送旅客将超过2.19亿人次,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约1.3万列,平均每天发送旅客1825万人次,10月1日为假期客流最高峰日。国家铁路局副局长吴德金表示,将从三方面入手保障旅客出行需求。
首先是优化运力配置及时安排加开临时旅客列车。9月29日至10月2日“双节”前半段、10月7日至10月9日“双节”后半段,将安排加开夜间高铁,特别是在北京、太原至粤港桂云方向,上海至粤港方向,北京、上海至川贵方向安排加开高铁动卧。
其次是优化售票组织铁路部门将优化12306系统资源配置,动态分析铁路客流情况,加强实时监控票额,统筹长短途旅客需求,及时向客流集中的车站投放票额。
此外,优化服务举措全国铁路客运10月1日起全面使用电子发票,铁路部门将继续提供纸质行程信息提示单,并增加线下电子发票申请渠道和购票人开具服务,旅客获取电子发票更加便捷。

假期后半程民航客流更加集中 

中国民用航空局总飞行师熊杰介绍,假期期间全国日均计划执行航班1.89万班,同比增长3.3%。据预测,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民航运输市场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首先,节日出行的需求稳步增长。据预测,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全民航市场的旅客运输量将达到1920万人次,同比去年同期增长3.6%,创历史同期的最高水平。
其次,假期的后半程客流更加集中。假期前半程部分旅客错峰出行,运输增长趋势相对平缓。中秋节在假期的第6天,探亲和旅游的游客节后集中返程,预计假期最后两天会迎来客流的最高峰,单日的客流可能会达到或者超过暑运的历史最高峰值256万人次。
再就是国内传统的热门航线仍然保持较高的热度,一些旅游目的地的中小机场的客流量增长迅速。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四大城市群间的骨干航线热度最高,预计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重庆、昆明、西安、乌鲁木齐、哈尔滨等十个国际航空枢纽城市的旅客吞吐量预计将超过1700万人次。航文旅融合吸引更多的游客出行,例如武夷山、湘西、吐鲁番、大理、嘉峪关等旅游城市的机场旅客吞吐量可能会同比增长超过30%。
此外,国际航空客运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中秋、国庆假期国际市场将再次迎来旅游高峰,出行热点主要为东亚和东南亚周边国家的旅游目的地,南亚和欧洲方向的旅客量可能也会明显增加。

记者:王璐
来源:经济参考报微信公众号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