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聪明的路,托举聪明的车 ——从“路”的视角看“车路云一体化”
最新动态
聪明的路,托举聪明的车 ——从“路”的视角看“车路云一体化”
2025-09-173

“车路云一体化”是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方案”。“聪明的车”越来越容易被看到,但“聪明的路”却比较少发声。其实,在“车路云一体化”的方案中,路不仅是车的运行空间,更是车的安全底座,在设施、数据与治理层面为车辆提供防护栏。


本文切换到“路方视角”,聊一聊“路”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与“一张网”出行服务,成为“聪明的路”,为智能出行赋能。


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正处于数字化转型浪潮



“路”和“车”的协同发展规划 


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政策,把智能网联汽车和交通数字化纳入顶层设计。交通强国和汽车强国并行,车路双强协同发展,以车路云一体化,落地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方案。


2024年7月工信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要探索“车-路-云”协同机制、建成一批试点项目。


20个“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


交通方面,近两年更是出台重磅政策来真正推动道路数字化转型。


2024年4月,财政部和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通知》,明确增量及资金配套,推动国家重要道路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道路智慧扩容,提升应急效率,总结具有推广价值的车路云融合创新应用场景。


2025年3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公路“一张网”出行服务数字化建设基本功能要求(试行)》,提出要实现路侧气象、应急、养护等数据统一发布,为公众出行与车路协同打好底座。


交通运输部推动公路“一张网”出行服务数字化建设



“聪明路”的能力


聪明的路,需要实现什么能力呢?在通知附件《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推荐功能》中,提到了以下三个方向:


一、协同预警功能:网联信息或其与单车智能的感知、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处理后的感知信息,以提醒、预警方式在人机交互界面显示,主要弥补人类驾驶员和单车智能在感知能力上的局限。

二、协同驾驶辅助功能:符合一定性能要求和安全要求的网联信息进入智驾域,支撑车辆驾驶辅助功能更好地实现。

三、协同自动驾驶功能:符合较高性能要求和安全要求的网联信息进入智驾域,支撑车辆自动驾驶功能更好地实现。


可以看出,车路云试点重点是在人和车有局限的场景下,加强路的能力,来补足安全场景下的充分预警。另外,让“路”来加持车的“智能”,协同驾驶辅助以及自动驾驶功能。


越来越多的道路,投身于数字化转型的浪潮,拥抱“车路云一体化”的创新;越来越多的道路,也开始越来越聪明。例如,湖南高速公路在数字转化行动方案中,提出八大场景应用,包括:智慧站点、“一张网”出行服务、智慧服务区、干线通道主动管控、路网运行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智能调度、智慧隧道、基础设施数字化与科学管养决策示范工程、数字底座与数据运营。这些场景,也在一一落地成为现实。


湖南高速也与云听一起打造建设了“车路云协同创新平台”,打通车端数据与高速路网管理,实现应急救援、路况服务等跨行业应用。搭建“车路云听”一体化平台,共同打造“交通+媒体”融合发展新路径,构建产业融合新生态。


湖南高速和云听车联网打造的“车路云协同创新平台”


立足公路数字化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机遇,云听车联网也将以创新方案赋能“车路云一体化”,让路的智慧得以发声。通过与交通部门合作,权威的路况信息数据将第一时间汇聚云端。云端AI Agent对这些数据进行智能解析与重构,进行个性化、情景化的精准信息分发。同时,每一辆搭载云听服务的汽车都成为一个移动的实时信息传感器。海量(脱敏)数据实时回传云端,经过AI Agent的聚合分析,反哺给交通管理部门,帮助其更精准掌握全局态势,实现更高效的交通调度。



“路”的智慧发声,让“聪明车”驶入常态


国家顶层设计已明确“路”的角色,地方探索也给出了可参考和复制的模板。未来“路”会是一个能长期提供感知、通信、数据与治理能力的公共产品,让“聪明的车”在更大的生态里以更高的安全和更低的成本服务人民出行。


有路的托举,车的进化会更快更强。路更聪明,车才能走得更远更安全。路与车的双向奔赴,正是“车路云一体化”的内在含义。



撰稿 | 蒋祎娜

编辑 | 李金金

终审 | 叶韩明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