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福兮技术,祸伏资本——高合复活的双面启示
最新动态
福兮技术,祸伏资本——高合复活的双面启示
2025-05-269
      汽车复活堪称中国新能源行业最富戏剧性的转折,这场起死回生的资本游戏既让人看到技术价值的曙光,又暗藏产业安全的隐忧。当黎巴嫩EV Electra以10亿元注资控股这个曾经濒临破产的豪华电动车品牌时,市场反应如同硬币的两面:一面是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获得国际认可而振奋,一面则是对核心技术可能被跨国资本收割的深深忧虑。
高合凭借2000余项专利构筑的技术护城河,在年销量不足万辆、负债高达157亿的绝境中逆袭成为资本宠儿,这个看似矛盾的商业现象揭示了一个关键转变: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价值评估体系正在从规模至上转向技术为王。沙特主权基金曾为其豪掷56亿美元橄榄枝,EV Electra如今又将其车型置于官网C位,这种技术溢价现象打破了传统汽车行业的估值逻辑,证明即便未能实现量产突破,掌握核心技术的车企依然能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占据关键位置。
但这场资本救援的B面却令人不安——被拖欠货款的供应商、降薪召回的员工、等待交付的车主,这些普通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是否会成为资本游戏的牺牲品?更值得警惕的是,当中国新能源技术频频被海外资本抄底,我们是否正在重复日本半导体产业的老路?在创始团队终能缓一口气的表面稳定下,核心技术的控制权、研发方向的主导权似乎也在悄然转移。
这场跨国并购就像一把双刃剑,既验证了中国智能电动车技术的国际竞争力,也暴露出本土产业资本对技术价值认知的短视。在新能源产业从大而不强既大又强转型的关键期,高合案例提出了一个尖锐命题:我们能否在鼓励技术输出的同时,建立防范创新成果被廉价收割的防火墙?当下一家高合出现危机时,等待它的是涅槃重生还是技术掏空?这个问题的答案,将决定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否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