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正式启幕的2025年上海车展,已经成为今年以来世界汽车圈最受关注的行业盛典。尤其在美国市场因为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而接近“闭关”的背景下。
图源:第一财经
国际主流媒体对此次上海车展的聚焦,除了汽车市场本身,更有这次车展举办时的国际政治、贸易背景。
美国CNN的报道说,当全球汽车业被特朗普的汽车关税搞得鸡飞狗跳的时候,中国市场无疑已经成为全球车企的焦点。
报道说,全球汽车巨头们纷纷努力调整战略,希望能重新夺回在中国这个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的主导地位。
日本NHK的报道,则将2025年上海车展,描述为“世界最大规模车展”。报道同样提到了这次车展举行时特殊的国际背景:在特朗普关税战引发激烈的国际贸易摩擦之际,包括日本在内的全球车企,均努力在中国发展市场。
公开信息显示,本届上海车展,共邀请到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中外知名企业参展,展出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展出规模和面积再创新高。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白昊天 摄
在海外车企及合资品牌中,大众汽车品牌的大众安徽、一汽-大众、大众进口车、上汽大众,梅赛德斯-奔驰、梅赛德斯-迈巴赫、梅赛德斯-AMG以及G级越野车,宝马集团的BMW及MINI,奥迪品牌以及AUDI品牌、奥迪中国、一汽-奥迪和上汽奥迪、福特汽车、林肯汽车、沃尔沃、丰田、雷克萨斯、本田、东风本田、广汽本田、日产、东风日产、东风英菲尼迪、长安马自达、smart悉数到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白昊天 摄
此外,保时捷、宾利、莲花跑车、罗伦士、迈莎锐等豪华车及豪华改装品牌也悉数出现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除了车企,世界百强零部件供应商超过半数也都来到上海,包括博世、采埃孚等。它们也都是美国关税战的“受害者”。
在很大程度上,全球主要车企及零部件供应商积极参与上海车展,正是对特朗普政府对汽车业发动关税战“损人不利己”行径的一种反制。
美联社在一篇报道中说,德国、日本及中国的汽车厂商,正在上海车展积极吸引消费者。当下的汽车工业,正在努力拓展更广泛的全球市场,以摆脱美国对进口汽车征收高关税的影响。“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逼迫汽车企业调整战略,寻找新的市场机遇”。
“有一些门是关上了,但还有其他的门,一直敞开”,美联社援引一名上海车展参展商的话报道说。
当特朗普用无差别关税,对全世界关闭美国市场大门的时候,中国则继续对世界敞开大门。
2025年上海车展,正是中国对世界明确的开放承诺。
“上海车展的盛况,折射出全球车企对中国市场的战略聚焦,也体现出上海的强大引力。”解放日报报道说。
近期汽车产业圈还有以下新闻值得关注
01
4月2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出《关于规范驾驶辅助宣传与应用的倡议书》。倡议书提出,“企业应杜绝虚假宣传和过度营销,避免使用模糊或误导性表述,防止驾驶员误用、滥用风险。对已发布的失实信息应及时澄清并整改,主动承担企业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
02
证券日报25日报道,面对中国新势力车企的强势崛起,传统豪华车阵营“BBA”(宝马、奔驰、奥迪)集体选择与中国科技巨头深度合作,其中,宝马携手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开发AI座舱;奥迪全系搭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智驾系统;奔驰则联手北京初速度科技有限公司攻坚高阶自动驾驶。报道说,“BBA”集体“换脑”,不仅是其应对市场变局的选择,也是全球汽车价值链重构的缩影。
03
4月22日,上海市与丰田汽车公司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举行,丰田成为继特斯拉之后的第二家在华独资建厂的外资车企。丰田将在上海设立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公司。1964年,丰田皇冠首次进入中国市场。60多年来,丰田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丰田此次独资设立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研发生产公司,是其全球化战略的重要转折点。
04
宝马集团全球CEO齐普策本周在上海车展上表示,宝马始终倡导自由贸易与开放市场,面对全球挑战需要更多合作,而非更少。他透露,首款中国专属新世代车型为BMW iX3L,明年与中国消费者见面。今年内宝马将为多款中国在售新车接入DeepSeek功能。未来将应用于国产BMW新世代车型。齐普策说,宝马始终坚持‘在中国、为中国,以中国速度创新’,正在携手中国先锋企业,快速将突破性技术落地。
内容来源:综合新京报、证券日报、第一财经、解放日报等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