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新引擎周刊 | 还没开始就结束 本田日产合并梦碎
最新动态
新引擎周刊 | 还没开始就结束 本田日产合并梦碎
2025-02-145
一场震动全球汽车业的“强强合并”,以最快的速度烂尾了。
图片

2月13日,本田与日产分别召开董事会,决定撤回双方去年12月23日签署的谅解备忘录,并终止经营合并谈判。同日,本田、日产、三菱还发布联合声明称,鉴于本田和日产撤回谅解备忘录,去年同期签署的有关探讨三方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也同步解除。

图片

这距离这两家有着世界影响力的老牌车企宣布启动合并谈判,才仅仅过去一个半月。本田日产合并成全球第三大车企的“美梦”,还没开始,便匆匆结束。

据中国汽车报报道,本田和日产合并谈判迅速破裂的主要原因,是双方对于合并方式存在较大分歧。本田改变了最初的设想,妄图掌控日产,而日产尽管自身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但在谈判中却寻求与本田几乎平等的待遇。

时间回到两个月前的2024年12月23日,本田与日产宣布,就启动经营合并谈判一事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探讨联合成立一家新的控股公司,将本田和日产都纳入其中,作为全资子公司的形式存在,之后还将推动新的控股公司上市,届时本田和日产将退市。如果顺利,这将是继2021年标致雪铁龙(PSA)和菲亚特克莱斯勒(FCA)合并组建Stellantis集团之后,全球汽车行业规模最大的合并案,全球第三大车企也将就此诞生。按约定,本田将在新的控股公司中占据主导地位,新公司的社长将从本田提名的董事中选出。

不过,本田似乎并不满足于此。就在2月4日,日产取消与本田合并的传闻甚嚣尘上,最主要的原因是本田改变了原来的设想,不打算遵循上述合作框架,而是有意收购日产100%的股份,使其成为全资子公司,从而掌握日产的管理权。本田方面曾批评日产缺乏危机感、缺乏魄力、管理层决策迟缓等。

对于本田的提议,日产方面表示强烈反对,更何况,在双方协商过程中本田表现强势,日产认为本田“没有表现出尊重对方的态度”,子公司的提议令双方的隔阂进一步加深。最终导致这场全球业界关注的合并案,以最快的速度变成闹剧。

在业界看来,本田与日产的合并设想,源于它们无法单独对抗在电动化、软件等领域领先的美国和中国新兴制造商,这种共同的危机感促生了经营整合计划。不过,随着协商的推进,两家公司的意见分歧和公司内部的反对声也越来越大,相互的不信任感越来越浓厚,最终使得这一日本车企之间的历史性合并案例未能实现。

图片

对本田与日产这场“救急式”的结合,业界此前就并不乐观。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文化和技术线路差异明显。日产注重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致力于打造前瞻性产品;本田以工程技术和产品质量见长,强调对汽车制造工艺的精益求精。双方在企业文化和管理风格上存在较大差异。”

日产汽车前董事长卡洛斯·戈恩的批评则更为直接,他称,日产汽车寻求与本田汽车达成协议,表明日产汽车处于“恐慌模式”,是绝望之举。他称,两家公司无论产品还是区域市场很难找到协同效应,合并是一种孤注一掷的行为,并非一笔务实的交易。“两家公司之间很难找到协同效应,它们几乎没有互补之处,而是在同样的市场上运营着几乎相同的产品和品牌。”

图片

与本田相比,日产面临着更大的生存压力,2024财年,日产的营业利润预期仅为1500亿日元,而且实际情况可能更加糟糕,日产在2024年第二财季营收同比下滑5%,营业利润更是同比大跌85%,出现93亿日元的净亏损。日产称正在采取紧急措施扭转业绩,宣布将把全球产能降低20%,并在全球范围内裁员9000人。

此次合并梦碎,短期而言对日产可谓雪上加霜,其遭受的负面打击,远大于相较而言业务规模及财务状况还算良好的本田。

陷入困境的日产,迫切需要更多、更有效的自救之路。


近期汽车产业圈还有以下新闻值得关注

01

2月9日,长安汽车、东安动力等多家兵装系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接到间接控股股东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通知,兵器装备集团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同日,东风股份、东风科技等多家东风系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接到间接控股股东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通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分析人士指出,央国企改革重组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步。

图片

02

在中国市场以纯进口模式销售20余年后,雷克萨斯国产化的靴子落地。2月5日,丰田汽车公司宣布,决定在上海市金山区独资成立LEXUS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的研发·生产公司,计划2027年投产。丰田在上海独资建厂生产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标志着雷克萨斯首次在中国实现本土化生产。同时,丰田也成为继特斯拉之后第二家在上海独资建厂的外资汽车企业。

图片

03

近期火爆出圈的DeepSeek“朋友圈”已迅速扩容到汽车领域。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10日,比亚迪、吉利汽车、奇瑞汽车、东风汽车、广汽深蓝、长城汽车、零跑汽车、上汽集团等多家车企旗下10余个品牌争相官宣对接DeepSeek。DeepSeek加持助力汽车智能化提速,将为车主带来更加智能的交互体验,未来还可在产线设计、战略推演等方面为车辆制造作出更大贡献。

图片

04

2月11日上午,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仪式在上海临港举行。仪式上,首台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Megapack从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成功下线,标志着特斯拉在华业务正式步入新阶段。?特斯拉相关人士表示,随着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正式投产,2025年特斯拉能源系统装机量同比增长幅度将达到50%以上。上述储能工厂占地约20万平方米,该工厂将于本季度开始产能爬坡,规划年产新一代特斯拉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1万台。

图片

05

2月10日,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比亚迪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表示,“比亚迪全系车型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比亚迪“天神之眼”分为三个版本,天神之眼A主要搭载在仰望品牌,天神之眼B主要搭载在腾势和比亚迪品牌,天神之眼C主要搭载在比亚迪品牌。王传福表示,中国智驾技术的应用规模是全球最大的、技术迭代也是全球最快的,中国已成为全球智驾创新的新高地。他认为,未来2-3年,高阶智驾将会成为像安全带、安全气囊一样必不可少的配置。

图片

内容来源:综合中国汽车报、齐鲁晚报、证券日报、新京报等媒体报道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